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抗疫期间普通病房怎么样才能做好管理?

发布日期:2024-03-07 作者: 新闻中心

  我们这里是内三科,病区收住的都是普通的内科病人,今天,急诊科给转来一个“冠心病”的女病人,41岁,有心肌缺血,主诉“胸闷、呼吸困难一周余”,她是某乡卫生院的化验室人员,有明确的接触史(跟确诊病人采过血),患者有些紧张,担心自己被传染。

  这样的病人住到病区里,科室护士也有些紧张,抱怨急诊科的怎么什么病人都往楼上收啊?像我们这种普通内科病区,也不好管啊。

  当下,正值全国上下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的关键时期,作为普通的内科病区,虽不像隔离病区、发热门诊里面的工作那样特殊,但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需要指出的是,急诊科转到病区的住院病人,都是经过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初筛,排除新冠肺炎疑似或确诊的普通病人,特殊时期,通过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的过滤,把疑似病人从普通病人之中筛选出来,进行转诊,以进一步确诊,使之从普通患者群里分离出来,进行隔离和转诊,以避免交叉感染。

  当下,普通病区的日常护理工作,也受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冲击,给普通病区的工作和医患都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无论是科室护士,还是入住的病人及家属,都受到了新冠肺炎的影响,给正常的护理工作带来非常大的被动。

  a护士:除了担心自身在医院里上班,在家与医院之间来回奔波,会造成自己和家人受到感染,还有随时响应医院号召,抽调到前线的可能。一股莫名焦躁、紧张、恐惧的负面心理,笼罩在护理人员心头。

  B病人:担心自己在医院里也不安全。除了之前有的是因为害怕自己有接触史而吓出毛病,加重原有慢性病者外,还有部分病人在院期间,唯恐在院内受到感染的忧虑。

  谁也不敢保证,现在病区里的病人,不是处于潜伏期的新冠病人。这种担心,直接引发病区医患都心事重重。作为病区管理的主要责任人,护士长身上的担子更重:病人的隔离、陪护的管理、消毒隔离措施的督查等等,都比往日要慎重。

  由于医院担负着发热病人的预检分诊、新冠病人的救治等重要任务,医疗机构的人员变动很大,跨科调人的情况,在此时此刻,前所未有的发生。你今天在本科室,明天谁知道还能在这里呆得住吗?科室护士、护士长,对这件事,心里都没谱。但也都做好了被抽调的心理准备。

  为避免院内交叉感染,护理人需要把发热病人强化管理,并做好患者与陪护的管理,对出入病区人员进行严格管理,以保护病区患者,不受病毒的侵袭,保障患者诊疗护理的正常开展。

  认真落实住院患者疫情防控管理 ,制定并落实医院/科室疫情防控期间住院患者(陪护人员)告知书,要求值班护士按照管理要求,进行病人及陪护疫情防控期间的管理,严防交叉感染。

  认真落实和执行病房消毒隔离制度,做好病房通风和空气消毒,物表消毒和登记。特殊时期,更要严加管理,落实摆放消毒隔离制度。

  合理安排病房,发热病人、有疫区接触史者,有条件的病区,可尽量跟其安排单间,做好隔离管理,避免病区交叉感染。每个病区都要开辟出专门的发热病人区域,以便于发热病人集中来管理,护理工作中便于隔离。

  发放《陪护通行证》,落实防疫期间病区探视人员登记,及防疫期间病区陪护体温检测记录。护士长准备好相关登记表格,督促科室护士执行之。陪护佩戴腕带和通行证双重识别,出院时收回。送饭的家属一律不能入病区,陪护下来自取。

  建立普通病房发现要进一步排查、暂时转不了隔离病房疑似病人的应急预案,以有的放矢,做好应对。

  接收新病人,做好入院告知,并签署疫情防控期间住院患者(陪护人员)告知书,让患者及家属了解病区相关管理制度,以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特殊时期,察觉缺陷,立即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需要立即上报,听从领导安排。

  1、 疫情防控期间实行病房24小时门禁管理,患者住院期间原则上不可以离开病房。

  2、每名患者无特殊原因只允许一人护,陪护人员要做到一人一卡(证),无卡(证)禁入。

  3、原则上患者出院前不更换陪护者,确需更换的应参照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对其做全面排查。

  4、住院患者和陪护人员不安排探视、探望,提倡电线、医院将对陪护人员每天进行体温检测,登记记录,如果出现发热情况,要立即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

  6、请您和陪护人员在院治疗期间务必佩戴口罩;与他人交谈时,请保持一定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