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媒体曝光部分餐具消毒厂卫生极差 脏水重复使用

发布日期:2024-01-04 作者: 新闻中心

  《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规范》规定:餐具集中消毒单位应远离露天垃圾堆、粪坑、污水池、非水冲式厕所等污染源30米以上,生产场所按清洗消毒流程设置回收初洗区、清洗消毒区、包装间、成品区等区域。中洁餐具消毒中心门口就是垃圾堆,不但没有分区设立工作区,甚至连最基本的消毒设备都没有。在这里,他们每天能加工1000多套消毒餐具,并最终流入当地餐馆。

  据调查,类似情况并不只存在于武陟这样的小城市,在一些大中城市,消毒餐具加工公司的卫生状况也不容乐观。

  《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规范》中规定:餐饮具独立包装上应当标注餐饮具集中消毒公司名称、地址、联系方式、消毒日期以及保质期限等内容。今年7月,昆明市卫生执法监督局对当地消毒餐具做全面检查时发现:有一种消毒餐具的外包装上,厂名、厂址、电话等按要求必须标注的信息一概没有,只印有“益康消毒餐具”几个字。然而,这个没有标注基础信息的消毒餐具,外包装上却印有“昆明市第一批餐饮具消毒服务机构卫生监督检验合格企业”的标识。

  据了解,这个标识是昆明市卫生部门颁给合格餐具消毒企业的。而昆明市卫生监督部门调查发现,在昆明市公布的合格餐具消毒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中,并没有叫“益康”的产品。

  记者和昆明市卫生执法人员对这家餐具消毒厂展开调查。这家餐具消毒厂位于一个汽车配件市场的角落里,一走进工厂,就看见工人在用抹布擦拭洗过的餐具。

  经调查,这家工厂消毒车间总面积不超过60平米,根本不达标。企业负责人虽然承认企业规模不达标,却声称他们是正规企业,并拿出营业执照印证自己的说法。

  这里的工人透露,他们厂不仅证照齐全,还有专门的消毒设备对餐具做消毒处理。但记者看出,厂里的消毒柜就没有使用。

  执法人员说,就算这台消毒柜在正常使用,他们的流程也不规范。因为,这家消毒厂没固定的清洗池,初洗在整理箱里进行,之后没有通过专业的远红外或者喷淋和高温消毒设备,餐具达不到消毒效果。眼见执法人员道破玄机,工厂负责人不得不承认,没消毒就直接包装了。

  不合规范要求的公司制作的消毒餐具包装上怎么会出现合格企业的标识呢?益康消毒餐具厂负责人说,他们才开业,他也不清楚。

  最终,卫生部门确认,益康消毒餐具厂达不到合格企业要求,其产品包装上的“昆明市第一批餐饮具消毒服务机构卫生监督检验合格企业”的标识属于对合格标识的盗用。

  昆明市卫生执法监督局副局长邵伟民说,从消费心理上讲,因为政府部门有规定,消费者和餐厅老板看不到黄标就不会使用他的餐具,所以,消毒厂就盗用这个黄色标记,来欺骗消费者,欺骗餐饮经营者,从而混淆了整个市场。

  昆明市卫生监督部门的执法人员说,他们在消毒餐具行业监督管理中已采取多种措施,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消毒餐具行业水平较低的状况。

  同时,消毒餐具生产企业如果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设计生产布局、购买相关设备、将粗洗和精洗区域分开、将消毒和包装间进行相对有效的密闭处理,至少需要投入几十万元,而建立全自动流水线的成本则更高。如果这一些企业不按照规范设计和操作,按照现行的《消毒管理办法》只能处以5000元以下罚款,违法成本过低也是一直以来消毒餐具行业整体水平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厦门市卫生监督所传染病防治监督科科长谢彬龄说:“我们只是按照《消毒管理办法》进行5000元以下的处罚,企业觉得违法成本不是太高,几千块钱对他们起不到震慑作用。”

  据了解,目前我国有100多个城市在推广消毒餐具。据全国消毒行业协会统计,截止到去年7月底,全国共成立专业餐具消毒公司1126家,其中江西、湖南、广西等省区消毒餐具已普及到县城。

  然而,与消毒餐具快速普及的现状不匹配的是,我国对消毒餐具行业的监管还存在漏洞。目前,卫生、工商等职能部门已着手针对监管中的漏洞和问题采取更有明确的目的性的措施,切实有效地提高消毒餐具行业的整体质量水平。

  相关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手工清洗消毒餐具杀菌合格率只有20.5%;用化学洗涤剂清洗消毒餐具杀菌合格率也只有72.8%,同时残留在餐具上的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还会造成危害;而集中式物理清洗餐具消毒杀菌合格率高达98.5%以上。合格公司制作的合格消毒餐具无疑会大幅度提高公众用餐的卫生安全指数,但现在一些消毒餐具生产企业没有按照规范操作,提供消毒餐具卫生状况难以令人放心。

  要解决这样的一个问题,生产企业规范生产行为,照章办事是一个重要方面,而相关监管部门如何弥补监管中存在的漏洞,有效加强监管,对提高消毒餐具的质量至关重要,对消毒餐具行业的健康发展也将起到决定性作用。本版文图均据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报道